第六轮学校主动发展总结性评估汇报简表
(用小四号字,字数不超过2页)
学校发展目标达成情况:1、师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在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的带领下,骨干班主任队伍不断壮大,五级梯队比例进一步提高。
2、品质提升项目《“素养导向”的跨学科作业设计和实践探索》被市级立项,《初中统编教材融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实践探索》被确定为市级培育项目。教学质量居新北区上游位置,多次获得新北区素质教育综合评比优胜奖和教学质量优秀奖。
3、围绕校园文化建设,进一步推进了 “家”文化建设,进行“家”文化校本化开发,开展了“立德树人”--《立品塑格 正心朗行》的项目研究。
4、继续做优棋类活动、小记者活动平台,做亮校园特色项目,成功评为江苏省棋类特色学校,创新科技特色教育。
5、积极推进集团化办学,学校是新北区集团化办学先进集体。
主要改革举措:1、凝心聚力打造家文化,解决教师老龄化问题,解决全体教师的思想认识、工作状态问题。
2、实行弹性的人性化管理,和谐成为学校的主旋律,责任成为每个安中人的担当,发展成为安中的最强音。
3、德育活动系列化,利用眭文英班主任名师工作室,积极开展班主任沙龙活动,优秀班主任队伍迅速壮大。
4、创新教师培训方式,建立以校为本的教学研究制度,广泛开展多层次教师培训,提高教师的专业发展水平。开展说课、上课、评课、考试等系列活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建立教学资源库。
5、在“双减”的背景下,进一步重视教师与学生的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转变,优化小组合作学习,切实做到“减负增效”。
主要成效及经验:
学校秉承“为每位学生的终身幸福打下坚实基础”的办学理念,围绕“和谐、责任、成长”的家文化核心,规范办学行为,推进课堂教学改革,深化素质教育,创新德育机制,打造文化校园,促进学生健康发展,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促进教师和谐发展。学校先后获得常州
市“文明单位”、常州市“节水型学校”、常州市“绿色学校”、常州市“小记者示范学校” 、江苏省“智慧校园”、常州市“劳动教育示范学校”等荣誉称号。
突出的成效和发展特色:学校教学质量在同类学校名列前茅,连续多年获得新北区初中教学质量综合评估优胜奖和教学质量优秀奖。成功评为江苏省棋类特色学校,棋类特色在新北区、常州市具有一定知名度。科技成绩突出,多次获省市级一等奖,常州晚报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专访;常州电视台对学校办学情况进行宣传报道。
存在的主要问题:1、受传统教育观念的影响,教师课堂教学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根本转变还需要一个过程。教师课程实施的水平及教科研能力不强,专业水平需要进一步发展。骨干教师队伍的力量还不强,缺乏学科的领军人物,教师整体水平需要进一步提升。
2、学校所处地区经济相对落后,有困难的学生家庭较多,单亲家庭也较多,这些客观因素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学习。
3、教师年龄偏大结构性缺编,给学校教学工作带来一定影响。安家小学六年级借用我校教室上课,学校办学经费缺口较大,学校的教学空间和教学环境受到一定的影响。
4、学校家文化建设还需要不断创新、形成品牌,提高区域内知名度高。
规划调整情况:(调整项目及原因)在原有象围棋、小记者、科技特色的基础上,为培养学生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成立校园合唱队,它将成为安中另一亮点。
后续发展的主要思路:1、德育工作。筹划建设德育教学资源库,围绕家文化建设,逐步形成具有安中特色的德育课程。
2、队伍建设。建立教师专业成长档案袋,制定教师三年发展规划,为教师成长搭建平台,提高五级梯队教师比例。重视年轻干部培养,制定培养计划和措施并逐步落实。
3、教育教学和教科研。品质提升项目《“素养导向”的跨学科作业设计和实践探索》初见成效,课堂教学方式得到较大程度扭转,课业负担明显减轻,教学质量居新北区上游位置。
4、特色文化。推进学校特色文化建设,小记者活动、棋文化的打造、科技创新教育等有序开展,校园“家”文化建设与特色项目有机整合。培育校园合唱队等新的特色,争创国家级棋类特色学校。
5、创建常州市新优质学校。通过新优质学校建设,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提升学校内涵和品质,彰显办学特色与文化,办好家门口的精彩学校。
学校名称:新北区安家中学 填表日期:2024年7月 28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