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生不能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常州市安家中学梅志兴
由于尖子生、学习困难生、问题学生在班集体的建设中的特殊地位,班主任都十分重视对就他们的个别教育和个别转化。不少班主任在这方面作出了不少成绩,总结出了不少宝贵经验。而占班级极大多数的中等生,班主任中广为流传“抓两头,带中间”的经验。而在实际的工作中,往往出现抓两头,而忽视中间的情况,所以,目前介绍抓紧两头的文章较多,而如何带中间的文章则很少见到。本人根据几年的工作发现中等生有不成熟、不稳定、意志薄弱,可塑性强的特点,在他们身上希望和危险共存,对这些学生如果听之任之,不能根据他们的身心特点做好工作,就可能使他们在关键时刻失去充分发展的机会。因此,我们应重视中等生的研究和指导。根据学生潜能的开发情况,可把他们分成两种类型。 一 正常发展型。 在工作中我们会发现,有的同学尽管平时很刻苦,也能听老师的话,但他们的成绩或某些方面的技能仍然平平,换句话说,他们已经没有多少油水可以榨了。他们往往有以下的特点:(1)上进心很强。他们对自己的期望值很高。他们对自己的能力水平认识不客观,往往表现有高估的倾向,对自己提出不切实际的目标,虽经努力,也难以达成。因此,他们常常被挫折所困惑。(2)学习成绩相对稳定。这些学生虽智力一般,但由于他们学习刻苦,上进心强,能认真听讲,认真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因此他们的成绩相对稳定,很少有大起大落的现象。(3)自我约束力较强,但缺少组织意识。这些学生学习目标明确,一心扑在文化学习上,一般不犯错误,但组织意识淡薄,对班集体的各项活动不冷不热。(4)性格内向居多。这种学生多次努力总达不到目标,容易自卑,再加上他们在班级中不引人注目,得不到老师应有的关心,在集体中多数表现为性格内向,感情不易外露,处事谨慎,他们顾虑多,交际面窄,语言表达能力也得不到充分发展。 二潜能尚未开发型。 这种学生智能与尖子生相差无几,有的甚至超过尖子生,潜能很大,有不少中等生可以转化成为出类拔萃的人才。由于种种原因,他们的潜能目前处于沉睡状态。这种学生往往有以下特征:(1)怕苦畏难。现在的中学生大多是独生子,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和家长从小娇生惯养,在各方面都存在怕苦畏难的思想,拈轻怕重,见了困难就绕着走,意志薄弱,自控力差。(2)作风散漫拖沓。他们尚能遵守纪律,但很松垮,上进心不强,缺乏朝气,不超人前,不落人后是他们的人生信条。(3)学习成绩时有波动。他们处于中上水平,但由于学习不刻苦,上课分神,作业偶有拖拉、抄袭现象,成绩时有波动。成绩好时,往往自满,成绩差时 ,也无所谓。(4)学习基础好,但方法不当。他们智力不差,但不注意学习方法的改进,虽然学习比较认真,但成绩依然平平。(5)可塑性大,容易两极分化。如果能因材施教,严格要求,则可能成为上游学生,如果放任自流,好则仍然居中,坏则落在最后。(6)他们在音体美等特殊才能方面,蕴藏着较大的潜力,但缺少施展机会。 我们搞班级工作的人都知道,尖子生不大需要老师过分帮助,后进生的转化也并非易事,而中等生的转化难度往往较小,而且潜力很大,只要方法得当,有时在短时间内就能取得理想的教育效果,对于这类学生需要采取以下方式: 积极引导,激发他们奋发进取的内在动力。这类学生不想 冒尖,也不甘落后,对自己的处境心安理得,认为我后面还有许多人呢!这时班主任要抓住他们不甘落后的积极因素,因势利导,对其加强理想前途教育。 注意发挥他们的特长。鼓励他们踊跃参加课外活动,在课 外活动中发挥他们的特长,表现自己。在课外活动中培养他们积极进取的精神。例如,利用他们的球技、牌技等,来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在活动中实现自我教育。发挥中等生的特长,还能兼顾学生的个性潜能的差异,满足并发展个人的兴趣和特长,为发现和培养各类人才奠定基础。 加强学法指导。中等生的一个特点就是学习不得法,因此, 在促进其转化觉得过程中就,还须重视学法指导。如预习、听课、复习等环节的指导。这里尤其需要指出的是,必须加强“问”的指导。由于种种原因,如上课没有认真听讲,课后没有及时巩固,学习上存在的这样那样的漏洞,如果不及时补上就会造成知识上的断层,给学习带来困难。因此,必须鼓励他们丢掉爱面子的思想,对学习中的疑难问题,理解上似是而非那不定的问题要大胆的去问。 严格要求,力争上游。针对这些学生甘居中游就的思想, 班主任不能迁就,必须对他们严格要求,决不姑息他们身上暴露出来的小毛病。尤其就是在他取得进步的时候,要防止他出现自满情绪,对他提出更高的要求。从心理学上讲,在学生享受成功体验时,师升心理相融性强,在这一时刻就提出目标,容易被学生接受。 加强与学生家长联系,形成合力。这部分学生的家长大部 分有甘居中游的思想。家长思想行为的耳濡目染,也使这些学生产生了甘居中游的思想。因此,要激发他们上进心,还必须加强与家长的 联系,使家长明白自己的思想行为对子女的影响,要以身作则,做孩子的榜样,对孩子的发展提出严格的要求就,和学校教育一致起来,形成合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