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父栏目文章>>教研组>>体育组>>文章内容
体育新课改改了什么?
发布时间:2010-10-18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ajzx001

体育新课改改了什么?

王炳华  213126  常州市安家中学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各种事物都在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就如教育发展来看,中国的教育正在慢慢的进行一场深刻的改革,新课程的提出到实行正是这一体现。在体育方面,随着新课程的不断深入,新课程的改革给我们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因为新事物总有一个被人认识到接受的过程,那么体育新课程到底是什么呢?和我们以前教学有什么不同呢?这对我们认真领会和贯彻新课程的思想和精髓,树立正确的观念是十分重要的。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我们以前的教学模式要有那些方面的改变呢?我们以前的模式都是从前五、六十年代前苏联模式照搬过来的,随着时代的改变,这些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代体育教学的需要。新课程的实施是基础教育的一场深刻的变革,新教材、新评价的应用,这需要我们广大中小学体育教师要深入新课程,走进新课程、理解新课程。应尽快地融入进去来适应课程改革的需要,本人是一名初中体育教师结合自己的教学实际来谈谈自己对新课程的一点认识吧,我觉得新课程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不足之处请批评指正。

   一、 树立了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现在我们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物质生活的不断丰富,人们的生活方式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体育锻炼成了越来越多的人的业余生活的第一选择,现在的人越来越重视自身的身体健康,每天晨练、登山、打球的人络绎不绝,加入体育锻炼的人群越来越广,终身锻炼的意识已逐渐深入人心。学生是涌动着无限活力的生命体,是教育的起点和归宿。新课程改革为提升师生生命价值创建了平台,关注学生的个性和良好身体的发展实现学生个体自由、快乐成长,是新课程的新要求。我们体育教师因此要树立以人为本,健康第一的思想,改变以往你教我学、填鸭式的传统教学。而要通过体育教学改善学生对科学地体育锻炼的认识,认识健康的重要性,改善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从增强体质,增进健康这一点出发,引导学生进行科学地锻炼身体,学会锻炼身体的方法和技能。21世纪的教育不仅要求每个受教育者具备广博的知识,而且要求他们拥有充实的智慧、情感、意志来发展自己的才能。在体育教学中,教师应融合教学特点体现出以人为本的思想,通过创造条件积极地肯定学生的进步,使失败是成功之母在学习中体现出来,用积极性的评价和丰富的教学手段与情境让学生产生成功的体验,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现在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在自身的生长环境中往往受到挫折就容易气馁或者萎缩不前,在教学过程中要多用鼓励和掌声来激发他(她)们对体育知识的探索和掌握,我认为在体育活动中是最锻炼人的意志和体魄的,最能使人养成坚强勇敢的品质,举个例子,比如在耐久跑教学过程中往往有的学生完不成任务,跑到中途就停下来走,这时候我就会对他(她)们鼓励和表扬,首先肯定他(她)们的努力并且一起跑来激发他(她)们的意志。培养他(她)们的顽强的精神毅力。

   二、关注学生个体差异,关爱学生

初中学生往往有不同的个体差异,性别差异,这体现在运动能力上。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好,运动能力就强,有的学生身体素质差,运动能力就一般。对于运动能力差的学生,一定要重视,他们也喜欢体育运动,但是自身的身体条件制约了他们的体育需求。比如在篮球教学过程中,有学生向我反映说老师,我体育差,但我看到别人打球我也想打,可我跑不快也跳不高,同学都笑话我,我只能一个人拿球在旁边玩。也曾有学生这样说:“我体育差,老师,这不能怪我,只是我运动能力差。我是体育差生,老师你不能瞧不起我,而是应该鼓励我们这些差生去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培养我们的体育能力。我是体育差生,老师你不能对我们令眼相看,别人能做到的,我们也会努力去做,请给我们机会吧。我体育差,老师希望你能一视同仁……”通过这样一些情况,我感觉到一个老师的责任,做为一名体育老师如何正确引导学生是相当关键的,假如我当初不理不睬,不给他以机会,也很难想象出他现在是个什么样子啦,在体育学习评价体系如何对待个体差异是值得我们思索的,但我想假如我们给予这些学生更多的关爱,更多的鼓励,更多的机会,让我们充分展示自我,我想他们的进步将是很明显的,他们必定会从差生转变为一名优秀生的。(虽然我并不想这样来区分他们),这样来同时他们间的差异性也会逐渐缩短的。新课程改革正是这种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要求我们要针对每位学生的的个体差异,制定相应的体育课计划,根据学生的体能和体育基本技能的差异,确定教学目标、安排教学内容,让全体学生都有平等参与体育活动的机会。从而激发每个学生的体育热情,做到每个学生都能积极参与到体育锻炼上来。其次,还要让学生学会自主学习,做到以学生自己为主体,激发自己去探究体育锻炼的方法。如有一次上提高跳跃能力的课,我把小垫子支起来让学生依次快速跳过,大部分学生都跳过去了,这时,班上的一个小胖墩老是躲到同学身后,一次都没跳过,这时我走过去拍了拍他拉肩膀并亲切地说:“××同学,你能再跳一次给老师看看好吗,跳不过没关系的,老师帮你。”他沮丧地说:“老师,我跳不过的,我太胖了。”“你一定行的”,然后我把垫子放矮,并鼓励他说“不用拍,其实你跳不过是你心里在作怪,你只要克服害怕心理,你也一样能跳过去的。”然后我对其他同学说:“大家鼓励鼓励××同学好吗?”同学们的掌声都响起来了,有的学生还说老师都相信你了,你还没信心啊?大胆跳啊!稍微调整后,他真的能跳了二、三个垫子,虽然动作有些笨拙,但这必竟是一位体育差异生迈出的第一步,这时我走到他身边说:“不错,非常好。”说完话后我去看其他同学的练习,在课快结束时我叫比较好的同学上来示范,大约叫了二、三个同学做完后,这时××同学的手举起来说:“老师,我行啦!让我也来做一下吧。”我说行,他果真做得比第一次好多啦,课后同学告诉我,老师你走以后他做得可认真啦,练习了好十几遍,后来我也发现他的体育学习锻炼比以前更加认真积极,期末的各项身体素质测试也比开学初有了较大的进步与提高。这个事列说明,体育差的学生,你只要多给他们鼓励和掌声,他们其实可以做得一点都不比其他学生逊色。

  三,新课改注重转换师生角色,提倡以教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

     我们传统的体育教学是前苏联体育课模式照搬照抄过来的,就是老师教、学生学的“填鸭式”教学,教师在课堂上滔滔不绝地讲,学生在下面被动地听,满堂灌。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这种机械的教学方式制约了体育锻炼的开展,学生也往往对体育活动产生厌烦情绪。在新课程的改革实施和教学改革下,要求我们广大初中体育教师致力于建立充分体现尊重、民主和发展精神的新型师生关系,发挥学生的创造性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教师应真情对待学生,关心爱护每一个学生,公平地对待学生,不能厚此薄彼,尤其是对于学习学习成绩不理想的学生,教师要多鼓励、多关怀,相信他们的潜力,切实帮助他们,成为学生的促进者和服务者。多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和主观能动性,让学生能够自己去发掘,自己去探索、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体育教学中注重改变学生的被动地位,创设出积极有效的课堂情景,使学生处于乐于探、主动参与、勤于动手、富于创新的课堂环境当中,实现由接受式学习向发现式学习的转变,从而唤起学生自主探究的欲望,点燃学生乐于探究的希望之火。培养了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在教学中注意转换师生角色,把学生看成具有巨大发展潜能的发展中的人,具有丰富个性完整的人,是学习的主体,也是课堂的主人。教师只是是学生学习的合作者,引导者和参与者,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学生能够自主地、无拘无束地发展着自己的个性。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不如把自己也当成一个学生,和学生们一起玩,一起上体育课,融入到学生中去,这样可以了解学生的平时不为人所知想法,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性格,还让学生觉得老师也是常人,没有高高在上的距离感,从而为上好体育课打下良好融洽的学生基础。

  四、体育教学要多种方法并重

教育是门艺术。现在的新课程是强调学生和教师的互动过程,首先要明确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两者关系。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自主学习中培养独立思考能力,探究学习中培养解决问题能力,合作学习中提高合作交流的能力。如在七年级的快速跑教学中,围绕哪种起跑更快,营造情景为什么要采用蹲踞式起跑,让学生自己去采用不同的姿势去练习,从而自己去得出结论。我们在教学过程中,积极地鼓励学生,激励学生,使学生不断地增强学习的兴趣,体育教学方法层出不穷。以下简单的举几种:

1通过情境式氛围,激发学生的练习热情

   情境式教学意在给学生创一个特殊的锻炼氛围,教师以语言引导,并配合音乐效果或组织形式创设情境。学生在教师的语言引导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形成良好的练习气氛。

2、通过轻松愉快教学方法,使学生进行快乐运动体验

   愉快教学法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方法,目的是让学生主动、乐意地去学习,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课堂中的轻松愉快的练习气氛,更容易使学生接受知识,掌握锻炼技能。

3、通过游戏竞赛的课堂形式,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喜悦

    不管年龄性别,游戏是最受欢迎的,体育课中进行一些游戏和竞赛形式的练习,学生参与是最积极的。在竞赛中胜利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在失败和挫折中体会到不气馁不放弃。竞赛可采用个人竞赛和小组竞赛的形式的方式进行

4、通过创造思维的启发,使学生勇于探索

求异性是创造性思维的特点之一,是指“与别人看到同样的东西却能想出不同的事情”。体育课堂中通过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可以使学生发现更多的锻炼方法,从而培养学生勤于动脑,勇于探索。

5、通过学生兴趣的培养,使学生积极性充分调动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影响学生学习自觉性和积极性的一个直接因素。在体育教学过程兴趣教学法不仅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兴趣,而且能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增强教学效果。

以上是几种新课改的几种课堂形式,当然不只有这几种,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经常摸索,积累经验,从而发现更多的教学方法,并且应用,我想这就是新课改的目的和核心。改变单一的传授式教学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在灵活运用各种教法和学法,是新课改对教师的基本要求。

 五、改革传统中学体育教学模式提高激发学生体育兴趣

    我们以前的传统的旧模式对现代教学的影响体育教师自身的习惯影响体育课堂教学每位教师在多年的教学实践过程中,都在实践中形成一种符合自己特征的教学模式,这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使教学顺利进行,但是却束缚了体育教师的思维方式,使自己陷入条框之中,影响体育课的质量和效率,这种教学模式使得教学目标单调,组织形式呆板,忽视学生个体差异和能力培养,学生处于被动状态,这种固定模式的教学结构给学生带来很大的负面影响,限制了学生活动时间和空间,阻障了学生间的交流与合作,使学生对体育活动丧失兴趣,不利于学生创造思维和想象能力的发展。

    在新课程的改革下,我们要放弃这种单调枯燥的教学模式,要求教师改变原有旧的教学模式,建立和形成多样化教学式,体育课教学应以创新为主。并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年龄特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式,低年级的学生以游戏竞赛为主,高年级的学生以技能传授为主,在热身运动中多采用形式多样的队列队形练习、游戏等等,让学生为下面的练习活动做好情绪准备。等等。

   新课程的改革给广大体育教师以全新的挑战,对自身的要求也更加高,体育课教学应以全新的理念来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动手能力和适应社会能力等。因此,作为一个学校体育工作者一定要热爱自身的职业,热爱体育事业,充分运用本学科的优势来挖掘学生的智慧和潜在的能力。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安家希望路2号   电话:0519-85973666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