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复的魔力》
安家中学 恽仁霞
教学目标:
1、通过观赏、评析、欣赏、感受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感,提高审美能力。
2、学习和掌握重复构成方法,并进行有创意的创作,体验创作的乐趣。
3、通过学习与体验,开拓艺术设计思路;培养学生勇于创新和乐于表现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重复的变化规律,感受重复的形式美感;掌握基本形构成重复的构成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重复的变化规律,设计有新意。
教具准备:PPT课件、电脑
学具准备:实物材料(纽扣、图钉、树叶等)、笔、彩纸、颜料、圆规、尺等。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1、看超市货架货物图片,学生谈谈为什么人们在瞬间看到的物体是大面积的货物?学生梳理:数量大、面积大、不断重复的物体视觉冲击力强,反之视觉冲击力弱。
师生谈话:这些自然界的重复现象,让我们感受到自然界的神奇魅力。
2、课件演示生活中的重复现象。
师生谈话:你家或你见过哪些重复的形?这些重复现象把我们的生活装点得更加美好。
二、讲授新课
1、出示一盒粉笔和一盒巧克力。(学生观察)
讨论:这两件重复作品是由哪两个部分组成的?
归纳重复构成的两个基本要素:单元形与骨格。
2、用课件出示重复构成作品。(学生欣赏)
让学生感觉重复构成的艺术魅力。
提问:这些作品中哪些元素在重复?(学生讨论)
教师归纳得出完全重复构成的构成原理:单元形重复、骨格重复。
3、用课件演示重复构成的制作过程。(学生观察)
(1)设计一个简单的基本形。
(2)设计排列骨格。
(3)确定排列方式。
(4)将基本形按排列方式填入骨格中。
三、学生作业,教师辅导。 以小组为单位,利用课前收集的实物材料(例如树叶、图钉、纽扣等),笔、纸、颜料、圆规、尺等进行重复构成练习。(教师巡回辅导)
四、评价作业
有选择的点评个别学生作品。(学生点评,教师总结)
五、教师总结,课后拓展
今天同学们设计出了很多美丽的重复的形,除了我们创作的重复作品外,还有其他方式的重复作品。(课件演示,学生欣赏)今天希望同学生发挥更大的想象力、创造力,设计出更多更美的作品,来装点美化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