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父栏目文章>>教研组>>史地组>>文章内容
安家中学区级公开课评课记录
发布时间:2009-12-02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dz

安家中学区级公开课评课记录

主持人:闽晓红

时间:200958

地点:安家中学四楼会议室

评课过程:

闽晓红:

今天两位老师上了两节风格迥异的课,现在首先请两位教师说课,接着其他老师畅所欲言。

承云:

关于第一单元的复习课,我主要围绕三位历史人物的主要活动、评价这一主线展开,同时引入相关材料培养学生阅读和分析史料的能力,在此过程中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不过上完之后,我个人认为本课知识太多,材料烦琐。

潘素芬:

我主要依据课标要求,突出重点即历史人物的主要功绩和评价,突破难点即学会评价的基本方法。并没有和其他内容联系,因为考虑到学生水平,单纯复习本书内容。

闽晓红:

必修的内容需不需要联系,这可以作为讨论的焦点。

郑娟:

承老师的这节课有许多值得我们深思和学习的地方:第一,能密切联系所学知识,并给予学生积极的引导。第二,非常注重方法的指导,特别是如何评价历史人物的基本方法。第三,用认识的冲突来引导学生,引用的材料新颖。

唐珏:

我主要是来学习的,例如新课教学中经常联系原有知识,温故而知新,教学中注意对学生方法的指导,恰当的引入材料都是我要学习的。

陈老师:

从两位老师的教学中我学到了很多,特别是人物史教学中如何评价历史人物,教师的积极引导也非常重要,阅读材料的能力培养需要重视,不过由于本校现状和学生自身水平,我主要是自己讲解为主。

左彩英:

首先潘老师的导入引入材料较好,承老师引入两段认知冲突,材料非常新颖,而且注重学生方法的引导。两位老师都能注意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指导和共性分析。潘老师的课内容没有知识的串联,评价与方法分得很清,如果在知识梳理中将方法教给学生可能会更好。承老师的课对于唐太宗讲解过少,特别是唐太宗的用人方面强调太少。

闽晓红:

评价历史人物是一种新型的模快设计,与老教材明显不同。第一,首先要明了历史人物的特点。第二,单元复习与其他模块复习差异很大,注意三维目标。1、知识与能力,历史人物的事迹及评价。2、过程与方法,论从史出,史论结合,让学生接近历史人物,用正确的观点进行评价,特别是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关注人物的个人经历、生活环境。

对于潘老师:思路清晰,知识梳理与学法指导密切结合,共性处理很全面,个性没有明确。对于学生的方法指导不足。承老师注意与学生的互动,积极引导学生,在处理唐太宗的评价时背景资料提供不充分,康熙提供的背景资料过于烦琐,共性处理不够全面,个性处理较为鲜明。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安家希望路2号   电话:0519-85973666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