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家中学2009——2010年第一学期高中史地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为宗旨,以深入推进课程改革为契机,进一步加强教学常规建设,结合中学史地教学实践,促进高中史地教研工作发展。重点探讨减负增效的策略与方法,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多样化,深化基础教育教学改革。
二、工作方针
坚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的教研工作方向,贯彻技术教育改革的思想精神,认真学习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以及史学地理研究的有关理论,优化教师的教育理念,提高教学实效。
以课程教材改革为契机,以义务教育新课程实验,高中新教材研究为重点,切实开展新课程教学课程方法探索,历史地理学科教学质量评价,历史地理校本课程开发与建设,教学调研等教研工作,促进教学发展。
三、主要工作
(一)倡导理论学习,坚持学以致用
1、组织全组老师认真学习,领会《全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课程标准》和高考历史地理学科考试说明与要求,认真研读有关课程理论和教育教学理论专著。努力引领教研组教师更新教学观念,转变自己在教学中的角色。真心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引导者,发现者。
2、要求史地教师注重搜集各种与学科教学相关的理论学科,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时时留心现实生活中与史地相关的问题,注重培养学生解决社会实际问题的能力。
3、倡导教师积极进行教科研实践活动,总结主题和反思教学,认真撰写教学案例和教学论文。
(二)落实教学常规,深化课程改革
1、定期召开史地教师新教材教法学法培训,组织研究课,观摩课,示范课等教训业研究活动。组织优秀教师上好教学示范课及有关理论讲座,促使青年教师的教科研水平的提高。
2、大力深化课改。开设观摩课,研究课,扎实、有效地进行新课程新教材培训和学习研究,探讨与研究课程改革这面临的种种问题,以行动研究方式推动问题的解决。
(三)狠抓高中教学,确保教学质量
1、抓好高中史地新教材的学习和使用工作,通过多种形式,开展教材研究活动,交流教学心得体会和经验,促使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评价的多样化;在组织教学研讨课,抓好备课、听课、评课各个环节,保证教研活动的质量。
2、推进校本教研活动,加强开展校本教研活动的研究和探讨。
3、加强毕业班教学与研究,确保毕业班教学质量。
(四)深化备课组建设,加强校际交流。
本教研组包括高中历史地理共计五个备课组,每周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的集体备课。同时根据不同学科特点,设计练习和试卷,同时及时进行集体总结和反思。
在本教研组内经常听课学习,加强不同年级的教材分析,同时利用学校向我们提供的平台积极向兄弟学校取经学习,争取有所提高。
四、日程安排
周次 |
星期 |
节次 |
开课者 |
活动地点 |
活动内容 |
主评者 |
1 |
五 |
二 |
郑军锋 |
高一2 |
古代手工业的进步 |
唐珏 |
2 |
五 |
二 |
唐珏 |
高一1 |
开辟新航路 |
郑军锋 |
3 |
五 |
二 |
徐梅珍 |
高三5 |
高三复习课 |
徐锋 |
4 |
五 |
二 |
王向成 |
高三5 |
高三复习课 |
郑军锋 |
5 |
五 |
二 |
|
政史地办公室 |
作业备课组检查 |
郑娟 |
6 |
五 |
二 |
王文娟 |
高一 |
高一地理新授课 |
徐锋 |
7 |
五 |
二 |
|
|
高中试卷设计 |
徐梅珍 |
8 |
五 |
二 |
|
|
高二学业水平复习 |
|
9 |
五 |
二 |
|
|
高二学业水平测试 |
|
10 |
五 |
二 |
郑娟 |
高二6 |
高二历史研究课 |
潘素芬 |
11 |
五 |
二 |
|
|
期中考试 |
|
12 |
五 |
二 |
|
|
高中试卷讲评 |
王文娟 |
13 |
五 |
二 |
|
|
|
|
14 |
五 |
二 |
徐锋 |
高二4 |
高二地理研究课 |
徐梅珍 |
15 |
五 |
二 |
潘素芬 |
高二5 |
高二历史新授课 |
郑娟 |
16 |
五 |
二 |
|
|
作业备课本检查 |
郑娟 |
17 |
五 |
二 |
|
|
如何构建清晰有效的课堂教学 |
郑军锋 |
18 |
五 |
二 |
|
|
|
|
19 |
五 |
二 |
|
|
期末考试准备工作 |
|
20 |
五 |
二 |
|
|
期末考试复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