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父栏目文章>>教研组>>史地组>>文章内容
安家中学2006年高一历史
发布时间:2007-09-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dz

安家中学2006年高一历史

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出卷人:郑

注:姓名、班级写在试卷的左上角)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2、井田制是

A原始社会的土地氏族公有制       B奴隶社会土地国有制

C封建社会的土地私有制           D封建社会土地国有制

3、便于水田耕作的曲辕犁,最早出现在

A西汉,珠江流域 B东汉,四川地区C唐代,江东地区    D宋代,汉水流域

4、灌钢法的发明有利于

  A.冶金业的发展  B.纺织业的发展 C.制瓷业的发展     D.丝织业的发展

5、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唐朝时出现的

A驿站          B邸店        C柜房        D票号

6.下列历史现象的出现与商品经济的发展无关的是

  A.土地兼并现象的出现      B.“交子”的出现

C.出现柜坊和飞钱          D.港口城市的兴起

7.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C.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8、下列有关重农抑商政策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是自然经济的产物               B.它的实行强化了国家对经济的控制

C.有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           D.随着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而被废除

9.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民族工商业             B.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

10、洋务派的主要活动包括

①创办近代军事工业  ②创办近代民用工业 ③创办近代海军   ④创办新式学堂  ⑤派遣留学生出国 

A①②④⑤   B①②③④    C①②③⑤   D①②③④⑤

11、洋务运动的根本目的是

A改变封建制度     B维护清朝统治     C学习西方科技    D实现富国强兵

121946年,国民政府让美国攫取了在华的政治、经济等特权是因为与美国签定了

A、《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B、《中美望厦条约》C、《南京条约》D、《北京条约》

13、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的最主要原因是

A、 缺少资金和技术   B、国内外市场没有形成

C、卑劣的竞争手段   D、帝国主义加紧资本输出

14.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15、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基本确立的标志是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B、土改运动基本结束

C、“一五”计划开始实施D、三大改造基本完成

16、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思想基础是

A 纠正文革以来“左”倾教条主义      B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打破对毛泽东的个人迷信            D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17、十一届三中全会提出的改革是

A 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B 在农村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C 在农村和城市中进行经济体制改革 D 既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又进行政治体制改革

1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经济

19.《春天的故事》的部分歌词:“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神话般崛起座座城,奇迹般聚起座座金山。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诗篇,天地间荡起滚滚春潮,征途上扬起浩浩风帆。”“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这里的“春天”指的是

  A.改革开放   B.科教兴国   C.“文革”结束  D.包产到户

20、我国九十年代改革开放的重点和标志是

  A 深圳珠海的大发展    B 海南建省   C 上海浦东开发   D 西部开发

21.以下属于建立市场经济体制而采取的措施有

政企不分   使用粮票、布票等   建立内资企业所得税

将人民币牌价与外汇调节市场价并轨  建立商业银行

  A①②③④   B③④   C③④⑤   D②③⑤

22.鸦片战争后,最早穿着西服的社会群体是

通商口岸的一些买办 留美学生 资产阶级 维新派

A.①②  B. ①③  C. ①④  D. ①②④

23.从“老爷”“大人”到“同志”“先生”的称谓变化主要反映了

  A.资本主义经济代替封建经济形式成为社会经济的主体

B.资产阶级的民主、平等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C.对西方文化的盲目崇拜  

D.西方文化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侵略

24.对新中国建立后到改革开放前中国社会情况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市民大多有了稳定的工作     B.社会福利不断增加

C.人民生活的基本需要得到保证D.绝大多数中国人的温饱问题得到了解决

25.表明西方列强垄断中国江海运输局面被打破的史实是

A.  福州船政局建立              B.洋务派创办的轮船招商局成立

C.中国自行制造出第一艘蒸汽轮船D.南京国民政府将轮船招商局改为官办

26.中国近代铁路网的基本格局形成于

A.戊戌变法中B.辛亥革命前夕C.“一战”期间D.国民政府统治前期

27、“殉社会者则甚易,殉工艺者则尤难,一霎坠飞机,青冢埋伟士”这则悼词指的是

A詹天佑 B冯如 C莱特兄弟  D魏源

28.下列报刊在历史上创办的先后顺序是

A.《时务报》  《民报》  《昭文新报》  《新青年》

B.《昭文新报》  《时务报》  《民报》  《新青年》

C.《新青年》  《时务报》  《民报》  《昭文新报》

D.《时务报》  《昭文新报》  《民报》  《昭文新报》

29.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获得国际荣誉的电影是

A.《定军山》B.《歌女红牡丹》C.《渔光曲》D.《风云儿女》

30.“第四媒介”指的是

  A.电话   B.手机   C.互联网   D.电视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宋人陈亮说:“商藉农而立,农赖商而行”。

材料二:明末清初思想家黄宗羲认为:“世儒不察,以工商为末,妄议抑之。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想要的),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指流通),盖皆本者。”

材料三:清雍正帝说:“我国家休养生息,数十年来,户口日繁,而土地止有此数,非率天下农民竭力耕耘,兼收倍获,欲家室盈宁,必不可得……朕观四民(指士、农、工、商)之业,士之外,农为最贵。凡士工商贾,皆赖食于农,以故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今若于器用服玩,争尚华巧,必将多用工匠。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

请回答:

(1)     指出陈亮的观点是什么?是否正确?(3分)

(2)     从材料二、三中分别归纳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4分)

3  简要评价黄宗羲和雍正帝的观点。(3分)

32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下表表明1956年各个经济成分比较1952年的变化

经济形态

1952

1956

全民所有制经济

19.1

32.2

集体所有制经济

1.5

53.4

公私合营经济

0.7

7.3

私营资本主义经济

6.9

0

个体经济

71.8

7.1

 材料二 下表为1952年、1957年和1965年我国主要经济指标的对比

品种

1957年产量

1952年增加

比历史最高年产量增加

1965年产量

1.95万吨

19

30

2.14亿吨

164万吨

26

93

233亿吨

535万吨

296

580

1223亿吨

1.3万吨

96

210

2.3亿吨

193.4亿吨

166

320

676亿吨

原油

146亿吨

235

38.94

1232亿吨

 

 

材料三 下表为1992年我国国民经济状况

项目

1992

1978年增长

1949年增长

国民生产总值

24000亿元

7.18

51

国民收入

17400亿元

5.78

48.6

请回答:(1)、分析材料一,说明我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2分)

2)、材料二1957年经济指标出现的原因? 3分)

3)、材料三的成就通过实施什么政策实现的?(3分)

4)、根据上述材料,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2分)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题10分,总分20分)

33、近代民族工商业是在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半封建化的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诞生后举步维艰。

1)指出近代民族工商业诞生的时间和主要分布地区。(2分)

2)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工业出现了一个“短暂的春天”

结合史实分析“春天”到来的原因。(4分)

列举这一时期民族资本发展最快的两个行业和涌现出的两位著名实业家。(4分)

34、扼要回答下列有关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问题:

1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什么伟大决策?(3分)

2)我国的经济体制改革的目的是什么?(1分)

3)我国首先开放了哪四个经济特区?(2分)

对外开放格局初步形成的特点是什么?(2分)

4)党的十四大上规定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什么?(2分)

 

 

 

 

 

 

 

 

 

 

 

 

 

 

 

 

 

 

 

 

 

 

安家中学2006年高一历史

第二学期阶段性测试

出卷人:郑

注:姓名、班级写在试卷的左上角)

一、             选择题本大题共30小题,每小题2分,共6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题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题号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答案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2小题,每题10分,共20分。)

31

(1)

 

 

(2)

 

 

(3)

 

 

32

(1)

 

 

(2)

 

 

(3)

 

 

4

 

 

 

 

三、问答题(本大题共两小题,每题10分,总分20分)

33

(1)

 

 

 

(2)

 

 

 

 

 

 

 

 

 

 

34

(1)

 

 

 

(2)

 

 

 

(3)

 

 

 

 

4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安家希望路2号   电话:0519-85973666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