栏目导航
您现在的位置是:首页>>辅助栏目>>父栏目文章>>教研组>>史地组>>文章内容
高一下学期历史学科学分认定期末试卷
发布时间:2007-09-21   点击: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sdz

高一下学期历史学科学分认定期末试卷

姓名:            班级:            成绩:

第一部分 (选择题    7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从刀耕火种到铁犁牛耕的发展主要反映了

 A.耕作方式的进步     B.土地制度的变化

C.手工业的进步       D.赋税制度的变化

2.灌钢法的发明有利于

  A. 冶金业的发展    B.纺织业的发展

C.制瓷业的发展     D.丝织业的发展

3、中国封建社会农业生产的基本模式是:
A、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B、地主经济  

C、封建国有制度下的经济       D、封建庄园经济

4、我国最早的银行雏形是出现于唐朝的

A、邸店         B、飞钱       C、坊         D、柜坊

5、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的主要标志是

  A.手工业作坊大量增多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机房”产生

C.手工业技术水平空前提高   D.商品经济发展,对外贸易扩大

6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的直接目的是

A.发展民族工商业             B.解决军事工业资金、燃料等方面的困难

C.抵制外国经济势力的扩张     D.充实国库,弥补财政亏空

7、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得到初步发展是在

A 19世纪初  B 19世纪4050年代    C 19世纪6070年代    D 19世纪末

8、  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经济得到短暂发展,发展最快的行业是

A面粉业、纺织业              B机械纺织业        

C交通业、冶炼业              D 烟草业、化工业

9、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基本建立的标志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               B新中国的成立      

C全国土地改革的完成           D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颁布

10、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基本任务是集中力量优先发展

  A.重工业   B.交通运输业    C.轻工业    D.科技和教育

11、新中国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是(     

A八大  B 十一届三中全会  C 十二大  D.十五大

12、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经济体制改革取得突破性进展首先是在

   A.农村   B.沿海地区   C.城市   D.国营经济

13、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个经济特区是  

A珠海        B 厦门        C深圳          D汕头

14、在由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的过程中,最根本的转变是:

A、资源配置方式的转变         B、分配方式的转变

C、管理方式的转变             D、审批方式的转变

15、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   

A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B完善计划经济体制          

C 实施科教兴国                     D改革人才体系 

16、近代以来,人们的生活习俗发生变化最大的城市是

A北京      B济南        C上海         D武昌

17、下列不属于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物质生活新变化的是   

A衣着五彩缤纷             B粮食统购统销      

C“安居工程”              D“菜篮子工程

18、中国水运交通的近代化起步于

A外国在华航运业          B洋务运动的军事工业            

C中国的民族工业          D洋务运动的民用工业

19、中国铁路诞生的标志是    

A京汉铁路              B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胥各庄的铁路  

C淞沪铁路              D清政府修筑从唐山到株洲的铁路       

20、标志着中国电影事业起步的是下列哪一部电影首映成功

A《渔光曲》     B《风云儿女》     C《歌女红牡丹》      D《定军山》

2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对唤醒民众起重大启蒙作用的是

    A、电影        B、电视      C、报刊      D、传媒

22、下列选项中被称为“第四媒介”的是:

A、互联网      B、报纸              C 、广播              D、电视

23、荷兰成为世界范围的殖民帝国是在   

A 17世纪         B 18世纪           C 15世纪           D 16世纪      

24、衡量一个国家完成工业革命的主要标志是  

A改良蒸汽机的推广             B机器应用于棉纺织业、冶金业等领域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D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产生

25、第二次工业革命中,出现的新兴工业部门包括

交通运输业     机器制造业    汽车工业    电力工业    

A ③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②④

26、世界市场雏形开始于    

A新航路的开辟       B第一次工业革命

C第二次工业革命     D 20世纪中期

2719291933年的经济危机首先开始于

  A.英国  B.美国  C.德国  D.日本

28、罗斯福推行“新政”的根本目的是   

A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B为美国夺取势力范围和争夺世界霸权  

C缓和阶级矛盾,改善人民的生活

D维护资本主义制度,巩固资本主义统治

29、美国罗斯福新政的“新”体现在   

A举办公共工程              B复兴工业   

C调整农业                  D政府对经济的全面干预 

30、二战后美国的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是在           

A 60年代末         B 70年代初期     C 80年代中期      D 90年代末

31、下列对赫鲁晓夫和勃列日涅夫的评述,不正确的是

A对原有的经济体制进行修补        B没有从根本上突破原有的经济体制     

C都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          D都背离了社会主义方向

32、社会主义制度在苏联完全建立起来的标志是    

A 1917年十月革命                 B 1925年经济恢复       

C 1932年农业集体化实现           D 1936年新宪法颁布

33、调整世界经济贸易和金融的三大支柱不包括     

A世界银行             B国际货币基金组织

C联合国               D关税和贸易总协定

34、世界上第一个由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共同组成的经济集团是  

A北美自由贸易区             B欧洲联盟     

C亚太经济合作组织           D世界贸易组织    

35、从本质上看,经济全球化是(    

A、  资本在全球范围内的新一轮扩张

    B、世界各国和各地区经济的共同发展

C、世界各国、各地区的经济交往与合作

D、全球经济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第二部分(非选择题   30分)

二、材料解析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从今以后,只要不发生大规模的外敌入侵,现代化建设就是全党的中心工作。其他工作包括党的政治工作,都是围绕着这个中心工作,并为这个中心工作服务的;不能再搞任何离开这个中心工作,损害现代化建设的“政治运动”和“阶级斗争”了。现代化建设,要求大幅度地提高生产力,也就必然要求多方面地改变同生产力发展不适应的生产关系和上层建筑,改变一切不适应的管理方式、活动方式和思想方式,因而它本身就是一场广泛、深刻的革命。

                       ——《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现代化建设上来》

                                   《人民日报》社论19781225

请回答:

(1)       阅读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篇社论发表于哪一历史事件后和并指出其历史意义?

(2)       材料一再强调现代化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结合中国近现代史谈谈我党工作重心在1927年、1949年和1978年分别进行怎样的转移

 

 

 

 

 

 

 

 

高一下学期历史学科学分认定期末试卷

姓名:            班别:            成绩:

第一部分 (选择题   7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在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第二部分 (非选择题    30分)

二、材料解析题

36、阅读下列材料:

1

 

 

 

 

2

 

 

 

 

 

 

 

三、问答题

3719世纪6090年代兴起洋务运动,请回答:

(1)       洋务运动的目的和口号是什么?

 

 

(2)       举出洋务运动中央和地方的代表各一名。

 

 

 

 

(3)       洋务运动主要内容是什么?

 

 

(4)       洋务运动破产的标志是什么?

 

 

38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请回答:

1)这场危机的特点和影响是什么?

 

 

2)美国的两位总统为了应对危机各采取了什么政策?结果如何?

 

 

 

3)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什么?对美国历史产生了什么影响?

 

 

附件:
    关闭窗口
    打印文档

    主办单位:常州市新北区安家中学    苏ICP备10201501号-3
    地址:常州市新北区春江镇安家希望路2号   电话:0519-85973666
    技术支持:新北区教师发展中心、常州万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访问统计


    苏公网安备:3204110200007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