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州市教育教研室2007—2008学年第一学期
中学化学教研工作计划
一、工作思路
坚持以积极推进课程改革、努力实施素质教育为工作中心,以教师和学生发展为根本,以教科研为手段,以课题为抓手,加强对课程与教材的研究,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加强对考试的研究,加强学科基地和青化会的建设,加强网络资源建设。立足服务,正确指导,有效管理,力求在新形势下化学学科教研工作持续稳定发展。
二、重点工作
1.加强对课堂教学的研究与反思,努力创新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加强对课题实施的细化和落实,积极进行问题的研究与经验的积累,提高科研能力与水平。
3.加强对中考与高考的研究,认清形势、把握方向,制定科学有效的备考策略。
4.充实并完善常州化学教研网,做到共享资源,分享经验与智慧。
三、具体工作
㈠课程建设
1.加强对苏教版和人教版教材的比较研究,加强对使用苏教版教材的情况调查与问题研究,从课程的高度注重对教材资源的开发与创生。
2.加强对《课程标准》的解读,领悟化学发展、学科发展与人的发展的相互关系,注重人的科学素养的培养与可持续发展,领悟必修与选修模块的设计意图与要求,对课标中的教学建议有教好的把握与实施。
3.充分了解学校的校本课程的开发情况,关注学校的校本教研与培训,创造条件、提供机会进行校本课程的开发经验交流与问题研讨,在立足校本的基础上加强合作。
㈡教师队伍建设
1.做好新课程的各项培训工作,尤其是青年教师的培训工作,注重对青年教师的基本功训练与培养。充分发挥优秀教师、名特教师的传、帮、带作用。
2.以“青化会”为载体,开展好学术讨论、经验交流、方法指导、观摩学习、竞赛评比等活动,促进青年教师的成长与发展。
3.做好各校教研组建设的指导工作,发挥教师团队合作的力量,发挥先进教研组的示范、辐射作用,使教师在集体中成长、进步。
㈢教学研究
1.加强对“新授课”、“复习课”、“实验课”、“讲评课”、“研究课”、“精品课”等各种课型的研究,注重教法、学法的理论分析与实践反思,注重教学经验的获得、提升与推广。创新开设公开课的方式,多采用会课的形式。
2.在进一步研究教材的基础上,做好各年级、各模块、各专题、各单元的教学情景设计与问题解决,使教材分析更加具体实在。
3.做好在新课程背景下的初、高中衔接教学,加强初、高中的联合教研。
4.加强对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的研究。
㈣课题建设
1.围绕“新课程背景下化学课堂教学行为优化之研究”和“新课程背景下影响有效教学的因素及对策研究”两个课题作课例研究。
2.围绕“常州市中学化学青年教师现状分析及对策研究”课题进行相关研究。
㈤考试研究
1.反思总结中考、高考的经验,在新学期有较科学的备考设计和指导意见。
2.加强研究高二学业水平测试和高三等级考试的新特点、新要求,制定新对策。
3.进一步做好各年级期末试卷命题与教学调研工作。
㈥竞赛评比
1.组织好我市高中奥赛后续工作,正确取得良好成绩。
2.开展好9月份的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选送优秀选手参加10月份的省级评比。
3.在市级评比的基础上选送优秀论文参加11月份的省级评比。
㈦基地建设和中心组建设
1.加强新一轮学科基地建设,创建学科基地特色,发挥基地学校的示范、辐射作用。
2.加强学科中心组建设,发挥中心组成员骨干引领作用。
㈧网络建设
1.成立网络研究小组,进一步完善常州化学教研网,建立合作与交流的平台。
2.开发网络资源,加强网络教研。
㈨学会工作
1.重新选举第6届化专委理事。
2.做好两年一次的年会论文评比工作。
3.依托青化会来促进化学教研工作。
四、日程安排(主要工作)
八月份:
1.8月14~16日,高中新课程培训。
2.8月底,开学初教研活动。
①教研组长培训1天。
②各年级教研活动1天。
3.高中化学奥赛复赛。
4.高考信息收集。
九月份:
1.各课题组活动一次。
2.各基地学校活动一次。
3.学科中心组活动一次。
4.网络研究小组活动一次。
5.青化会活动一次。
6.9月下旬开展初、高中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7.完成电教馆课堂实录的后期制作工作。
十月份:
1.选送优秀教师参加在扬州举行的全省化学青年教师基本功比赛。
2.市级优秀论文评比,选送优秀论文参加11月份的省级评比。
3.各年级围绕课堂教学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如会课活动、学术沙龙、经验交流、学术讲座等)
4.青化会活动一次。
十一月份:
1.各课题组活动一次。
2.各学科基地活动一次。
3.积极开展校际合作、区域联合教研。
4.高三化学教学研讨会。
5.青化会活动一次。
6.初三化学期中考试。
十二月份:
1.“精品课”录制工作。
2.高一围绕新课程开展一次研讨活动。
3.各年级开设公开课活动。
4.青化会活动一次。
一月份:
1.各年级期末考试工作。
2.各课题组进行阶段总结。
3.青化会活动总结。
4.学科中心组活动总结。
5.准备好寒假相关工作。